主管: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声明公告

强森社区医疗:开创没有围墙的医疗新生态

节目录制现场。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国访谈》我是主持人李丹。健康是每个国民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个家庭的幸福之源。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以强森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创新型社区医疗机构正在努力探索基层医疗创新的模式,凭借着根植社区,服务家庭的发展理念,以五大新型诊疗模式将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带到每一位居民的身边。那今天我们也荣幸的邀请到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洋先生做客《中国访谈》。与我们共同来探讨创新的医疗模式。

中国网:欢迎您,何董!

何海洋:你好,主持人!

中国网:首先跟广大的网友先打个招呼。

何海洋:《中国网》的广大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强森医疗集团的董事长何海洋。

 

 

 

 

 

 

中国网:欢迎您,何董。首先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那家庭医生的制度在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健康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也是深受家庭成员的喜爱。这种模式其实在我国现在发展也是挺迅速的在普及这种医疗方式了。那强森社区医疗一直秉承着“根植社区,服务家庭”的理念,那么,这八个字的理念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何海洋:其实是在中国医改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而诞生的。在2010年其实国家就出台了鼓励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医的这样一个决定,真正让这个时代背景产生大的变革是在2013年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大的规划纲要出来以后,应该说把中国的医改推向了一个纵深的阶段。过去我们这个社会力量办医可能面临的很多问题,比方说,人才不能流动、市场不能准入、市场价格不能随着市场进行调节,应该说这些都是阻碍这个力量办医生的一些门槛吧。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诞生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这样一系列的纵深的中国医改模式推进。

中国网:咱们“根植社区,服务家庭”这八个字的发展理念,它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发展理念细说又是什么?

何海洋: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看病难是难在中国的基础医疗设施很差,你回想一下我们在十几年、二十年以前,我们在农村都有很多“赤脚医生”能够把病看得非常好。可是中国不断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近30年的发展应该说是“城镇化”的30年时间,那么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边变成这个城市的市民,这个城市又面临四个问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可能这是每一个城镇化过程中所有城市面临的问题。所以医疗就变得极其迫切,而且人们的生活形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市民化了,越来越社区化了,城市的新区、城市的功能拓展去、城市的生态区不断的向外拓展。

我们过去一个城市非常小,现在一个城市就变得非常大了,那么传统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医疗资源的匹配速度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的速度,就是城市发展很快,但是医疗机构的发展速度,国家的医疗匹配,配套等等跟不上。

你看在城市的开发区、功能拓展区、生态区大量这种城市的新区有很多这样医疗资源是相对空白的,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这个城市的精英阶层或是中产家庭,他们渴望便捷的、优质的医疗服务。

所以社区化的生活形态应该说是这个行业带来最大的变革,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医疗应该是要贴近老百姓。我们常常讲中国的难,看病难是难在“最后一公里的就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难是“最后一公里”难。所以我们就想怎么样能够贴近社区,为老百姓创造一种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出发点,所以我们强森在2014年在西安市场我们做的第一家试点的时候,就是完全贴近于这个社区,因为大家都知道社区医疗的核心群体是老人、小孩、妇女这些群体都生活在社区里边,所以他们渴望一些便捷的服务,我们在这边建了以后老百姓非常方便,我们也觉得便捷的医疗可能是未来一种趋势。

你看在美国有“一分钟诊所”,不需要预约,常见病就可以在“一分钟”诊所取药。如果所有这些新区,新的社区有强森这样的便捷的医疗配套的话,能够解决老百姓的60%、70%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病,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就医一定不会到大医院去,就不会去排队挤三甲医院,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便捷医疗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根植社区、服务家庭”。

其实社区医疗就是以社区为目标,以家庭为单位,以儿童、老人、妇女为诊疗重点,推进社区首诊,为他们提供常见病、多病和慢病的诊治和家庭服务,这就是社区,所以我们定位就是“根植社区”,就是哪里有社区,我们配套就到哪里去。我们的服务对象不是个人而是面对家庭成员,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医疗,所以我们在推全人、全健康、全家庭的医疗服务。

中国网:可以这么理解吗?就是社区医疗服务这种模式其实是随着社会的整个的一个发展,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然后它自然形成了一种解决的方案,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何海洋:是这样的,纵观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分级诊疗,家庭医生服务”的这种责任制,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都是贴近社区、贴近家庭,这个是一个主流的医疗形态。

中国网:没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指出,要发挥社会的力量提供医疗服务。因为刚刚您也讲多说毕竟咱们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很大的,就是政府方面能够提供的医疗设备毕竟还是有限的,比起来中国的人口来说,所以政府也是非常鼓励社会的力量来做医疗诊治这一块的。并且还启动了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同时把分级诊疗试点和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了30%以上。那么这一个覆盖范围相对来说已经很大、很广了,那您认为这样一个政策对于基层医疗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意义?

何海洋:其实我觉得国家这两项政策出台都是去年2016年的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家庭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今年4月份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都在落实“分级诊疗”的十六字方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其实这里边最核心的十六字方针最核心的是“强基层,保基本”。

中国网:怎么去理解“强基层,保基本”?

何海洋:基层医疗的繁荣与昌盛决定了中国的未来的医改是否成功,其实十六字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基层首诊”。就是未来要倡导“大病进大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 的医疗格局,在社区就能够解决常见病和康复病。在大医院确诊的一些慢性病,连续、持续医疗应该回到社区来,“双向转诊”就是要让中国的医疗秩序变得越来越合理,比方说,三甲医院你就应该去干三甲医院应该干的这种疑难杂症的事,社区医院就应该干老百姓需要的一些健康守门人的一些医疗服务、需求。

那中国现在的医疗完全是错位的,三甲医院也看常见病,所以就造成了社区医疗的不能够长足的发展,社区医疗这个门可罗雀,或者是我们没有好的优秀人才这里来,长期这样这个矛盾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应该形成一个基本的格局,急和慢分治,重病、急的病要去急诊中心,三甲中心,慢病你可能回到社区了,“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就是未来你要去看病的话,一些常见病,如果不通过你的家庭医生转诊,你是不能直接到三甲医院去看病的。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医疗资源充沛的、合理的起到一个充分的配置,合理的配置。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分级诊疗”的核心。

其实这一次带来契机我们认为就是两点,中国的医疗改革我觉得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的这种需求与医疗供给的不足而造成矛盾。我越来越需要更好的服务,更便捷的医疗,可是我们中国的医疗是越来越难,越来越贵,所以很多老百姓怨声载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加供给给老百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一个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第二点就是医改的核心动力是医疗卫生费用的总费用不断的上升,已经会让大量的国家医保,财政会迟滞。所以医保控费也是中国当前医疗改革的核心。所以你必须要转变支付形式,如果支付形式不转变的话,可能中国的未来医保的控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比方说,未来的健康险,基层医疗,甚至一些专业的康复病医院,甚至一些第三方检验中心应该是在这个背景下会有大量的机会。

 

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洋

 

 

 

 

 

中国网:听您这么介绍,社区医疗这么听来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去推广和落实。但是中国老百姓毕竟已经习惯了咱们传统的那种到大医院去就医的那种医疗方式,包括咱们现在更多的也是去医院去就医的,的确像您说的普遍的小病可能也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够看上,而疑难杂症的人可能也是明明着急就诊的人也会因此而耽误很多时间,的确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但是老百姓的观念如何给他扭转过来?老百姓还会觉得说看病还是去大医院放心,他对社区的一些医疗设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质疑。那么,传统到新型医疗的这样一个转变,如何去引导老百姓愿意真正的接受并接纳它?

何海洋: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大批有志于投身这个健康事业的这种社会力量,包括公立医疗机构,甚至一些医生集团都投入到这场医改当中来,让全民族来教育,让人都明白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个“家庭医生”,都觉得“家庭医生”制度能够为我提供更好的健康医疗服务。

第二点就是,你比方说,我们强森先建了20多家,如果像强森一样更多机构都投身进来,医疗就医的环境越来越优美,让医疗服务变得越来越可及,或者让老百姓感受三甲医院感受不到的医疗服务。我们常常讲“让医疗要温度,让医生要有温情”,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温馨。如果你能够这样便捷的提供服务的话,所人都能在这儿享受,我想很多人都应该来的。我们现在问题是基础医疗设施已经远远落后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其实在很多人的消费升级上,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会变得更高,我们的供给方不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期待,所以会造成心理落差,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应该说现在很多人还是越来越感受到只要我们投身做,很多人还是觉得很好。

中国网:老百姓切实的感受到这种医疗社区的好处了,他感受到跟之前就医的有所不同,并且是好的体验了,他其实自己就愿意去改变这个观念了。

何海洋:是这样的。你创造了这样一个消费场景,他会越来越喜欢你,再加上我们做连锁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品牌统一、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我们很多都是标准化的。

我常常在想,如果在一个城市所有的医疗常见病、多见病看病像我们喝星巴克一样方便的话,我想随着规模的越来越大,产生规模经济越大,品牌效应越来越发展,他对你的信任度会越来越高。原因则是我们传统的诊所完全对老百姓造成的感受就是“脏、乱、差”三个字。

中国网:而且等待时间过长。

何海洋:对。小诊所就是“脏、乱、差”,大医院那就是排队,甚至连停车都是困难,更不要说看病了。

中国网:没错。其实老百姓更关注的是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大医院首先就觉得他信得过,另外觉得大医院可能会好,但是实际这么多年的实践当中给老百姓的体验是越来越差的。

何海洋:是这样的。

中国网:如果医疗社区给他的体验完全跟之前的大医院不一样,而且给他体验完全是好的,其实老百姓可能慢慢的,更多的人愿意接纳这种方式了。

何海洋:是的。

中国网:有人说2017年将会成为基础医疗产业升级与迁跃的元年。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来自于社会还是来自于咱们业界,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种说法?

何海洋:可能是火了呗!2017年从融资,投融资事件来看,也是医疗健康产业是投资人、国家、行业、政策、专家、民众、应该是所有人对这个行业都充满了期待,因为健康始终是民生产业,这个消费的人次,包括2013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这个行业做到8万亿以上,所以市场规模大,然后也是当前国家医改的重点,全社会关注,投资人看好,它当然就成为一个,可以说是一个风口,大家都认为这个行业是有被长期投资的价值的。

中国网:您说到了价值,我想问您就是说,社区医疗它有哪些独特的价值?您刚刚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还蛮新颖的一个点,就是未来医疗社区可能会像现在的星巴克一样,各个地方都有设有很多的点,老百姓分散的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的确是一种很可喜的现象。

何海洋:对。

中国网:但是毕竟咖啡跟就医还是有差别的,未来医疗社区会不会发展成医学界的星巴克呢?

何海洋:我觉得社区的价值就在于它便捷,核心就是便捷。其实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是因为可获、可及,可获得性太差,所以老百姓很不满意。

我们为什么有感冒病一定要去排三甲医院呢?甚至你去看个儿童病,有可能全家早上分几波,家人先去排队,然后在家里收拾孩子带着去看病。所以这个原因就是周边没有很好的,没有相信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便捷医疗应该是社区的最独特的价值。

老百姓如何选择就医,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有三个纬度,第一个纬度就是医生,有没有值得可信赖的医生;第二点就是服务是否便捷,就是我们很快能获得这种服务;第三个才是医疗服务。

其实三个纬度排在第一的应该就是便捷性,就医是否方便是老百姓当前最主要矛盾。我觉得社区医疗它算是一个场景医疗,需要创造一个便捷的消费场景,我觉得这个是它的独特的价值。

中国网:那我知道强森公司在构建中国式责任医疗组织方面,它有一些举措,在介绍举措之前,我想让您先跟大家说一下什么是责任医疗组织?这个概念对于老百姓可能还不是特别理解的。

何海洋:这样跟你讲吧,我们拿美国为例,其实这个“凯撒模式”是典型的医疗机构、医生、保险公司组成的一“HMO”组织,健康维护组织。其实从未来的医疗发展来讲,医疗的费用,老百姓的健康应该是以健康为出发点的,就是我们怎么样创造一种模式,让老百姓花一个定量的钱,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个可能是全世界需要去探讨的,包括中国医改的控费的核心压力也是这样的。

中国的医疗是传统的以价格为导向的这种按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一个突出点就会造成我们医生要去过度医疗,因为我是按量付费。比方说,我今天来开一天的药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企业要生存或者医院要发展,可能要给你开三天的量。其实我们做一个检查就可以了,但是为了创效益,我们可能就要开多个检查。

中国网:这个也是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何海洋:这是传统几千年中国的医疗就是这样的,以价格为导向的按量付费模式,这是一个传统的医疗模式。

未来的医疗应该从传统的以价格为导向的转移到以价值为导向的的责任医疗打包付费。你看中国现在推按病种付费,其实按病种付费就是责任医疗的一个体现,未来它应该扩展到不是按病种,完全是打包了,打包付费。

比方对有些病人不管你做多少检查,不管你多少治疗,这个病就只能给你花这么多钱,国家医保是这样的,未来商业保险也是这样,这样从总量上来限制,我可能就是感冒病,我可能就是给你150块钱,150块钱就能解决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医疗行为都会发生转变,会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我想的一件事情,我怎么样让你更健康,如果你越来越健康,你的花费越来越少,那我的定量的付费,我留存的、剩余的东西越来越多,那就是我赚到。

未来的付费就是,我跟你“家庭医生”签约以后,或者是你的病人交给我了以后,你买了国家医保,你这个人这么多年给你多少钱,帮我管好我的健康,一年1000块钱,你超过了1000块钱,如果这个人不断的生病,那就不断的做投入,从生意的角度上你就不断赔钱。

我怎么样让你给我支付这些钱后,让你的健康这一年当中少生病,这是医疗机构和医生要考虑的问题,我就不断的会加强一些健康干预,比方说用药的依从性等等,我就会提醒你,以健康为主的你的生活,就是全人、全健康的管理。这样的过度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这个在美国已经是非常盛行的。

中国网:普遍的一个现象。

何海洋:我觉得未来以价值为导向的责任医疗打包付费在中国的未来一定是这样一个趋势。很难走。

中国网:那么这种趋势现在已经有落地吗?还是说只是一个构想,期待着它落地。

何海洋:我们现在践行这样道路,而且我们在探索一个怎么样把医疗服务产品化,怎么样把医疗产品价值化,怎么样把管理手段IT化,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把很多医疗服务设计成一个打包的产品就是按照责任医疗道路来的。

然后这个产品,我们要让你花尽可能少的钱就能够获得健康,让你不再额外的支出,让你相信我,你在我这儿看病绝不会多给你多开一盒药。能吃药的绝不会给你肌注,能肌注的绝不会给你输液。一天能够把病给你治好的,我们决不会给你开三天药。这是我们设计产品按照这种模式来的。

中国网:这个概念对于老百姓太重要了,因为现在老百姓常说的就是“病不起”,因为我去到医院我心里没有谱,我不知道我看这个病,我会花多少钱?就是你心里会特别忐忑,除了你要看病的心情之外,更多的你还担心你的荷包会不会鼓着进去,瘪着出来。

何海洋:所以这是中国老百姓现在普遍是这种,走进去以后,我感觉没有啥,医生进来开一堆检查,你先去检查,检查完了你在回来,其实有些检查是没有必要的检查。可能有些病,你通过自愈的形式,多喝水或者是简单的一个处理,可能就治愈了。一般的发高烧感冒都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它自己能够自愈的时候,给你打输液,这就是造成中国的很多小诊所一上来先输液,所以靠输液挣钱。

这就是传统医疗就是以价格为导向,反正你今天买一件衣服,你看我买一件衣服这么多钱,我想办法让你买十件衣服,那不是我赚的更多了嘛。

我们未来的医疗应该是,我觉得你一个夏天穿两件衣服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买五件衣服呢?我觉得大概传统思维模式就需要转变。

中国网:这种模式我相信也是很多老百姓也期待能够享受到的一种就医的模式。我们了解到强森的社区医疗公司成功探索出了全新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最为核心的是“五大新型诊疗模式”,您给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

何海洋:其实这“五个模式”我们强森一开始是做这个模式是怎么样打造一个“家庭医学全科诊疗模式”,为了这样模式,说实话我们确实做了几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其实在我们公司理念就是“持续创新社区医疗的发展与家庭健康改善”,所以这方面我们总结了五点,应该说社区的未来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新。

第一个就是我们再想,怎么样把诊所跟社区要紧密的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便诊”模式,方便的“便”,诊疗,就是非常快捷的一个医疗模式,“便诊”,这是我说的社区的核心就是方便、快捷,所以打造一个快捷诊所,“便诊”的模式,形成一个“15分钟的便诊生活圈”,解决老百姓看病的“最后一公里”难,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创新与探索。

第二个创新探索就是怎么样把“家庭医生”跟健康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会员制度。

中国网:医疗也要发展会员制度?

何海洋:对,会员制度。会员制度就是我们的健康诊所针对的是不仅仅是针对有病的人提供看病的,我们还要对一些健康或者亚健康的人给他提供一些健康教育,让他少生病。所以其实这个模式就是要形成这样一个会员体系,打造一个全科首诊加特色服务的一个模式。

第三个创新我们就是再怎么样把社区居家养老跟社区医疗结合起来,就是把居家养老跟社区医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医养”模式。其实在中国80%以上的养老应该都是社区养老,因为我们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父母放在很偏远的地方去,让他见不到儿孙,其实从心理上和道德上过不去的,所以居家养老应该是中国的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

如果要谈养老,我们的人到了65岁以上他可能是“以养带医”在养老的同时需要医疗的跟进,因为他有很多慢性病。可能75岁以上的老人就是“以医带养”更多是以医疗为主的养老形式。

所以应该说中国的养老未来的爆发的趋势就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这样是的话,养老如果离开了医疗,那养老根本就不成立,如果每一个社区的养老形态都是居家养老,大量老人呆在社区,我们身边没有一些好的医疗机构能够解决慢性病的一些检查诊治的话,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

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应该要接近50%,大概百分之四十几,如果以60岁为例的话,百分之四十几就是老年人口。中国完全是一个老年化的社会,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我们最应该做的准备就是医疗,如果医疗再不做好,换句话说,到那个年代2050年,可能没有人给我们看病,或者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这样的一个场所,那个爆发医疗需求会越来越强。因为其实医疗需求是老年和小孩需求是最强烈的。

中国网:对。

何海洋:所以老年人居多。第二个中国现在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两个家庭四个劳动力,一个子女,只允许生一个嘛。现在的家庭结构是一个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劳动力,所以我们很忙,我们老人放在家就是孤寡老人,如果身边还没有好的医疗服务的话,我们怎么为他提供服务。社会的这种劳动力会越来越稀缺,就是劳动力会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所以二胎放开了,现在允许人们生二胎,就未来的新生婴儿又是个高潮。所以其实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哑铃”社会,一头是老年,一头是小孩,中间有劳动力的人会越来越少。你看我们现在农民工都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这个医养应该是医疗最大的需求,这是我刚刚讲的第三个。第四个就是我们怎么样把线上跟线下结合起来打造一个“闭环”模式。

中国网:怎么去理解“闭环”模式?

何海洋:线上就是我们怎么利用IT手段跟线下的终端来建立一个服务模式,强森恰恰在探索我们怎么样把云端加上我们线下的连锁终端再加我们的医疗服务产品加上我们的服务形成我们一个社区医疗的一个重要入口,我们在这方面做些了大量的探索。

第五点就是怎么样把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我们线下的诊所未来它就是一个健康服务中心,不仅是看病的,所以应该是把预防要提到更前面来。

诊所贴近社区是最容易做这件事情的,就把预防跟治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科模式,这样才有利于推进责任医疗组织的形成,我们打算应该在这五个方面来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

中国网:听您介绍完“五大创新模式”真的是利国利民的一个好事。这么庞大的一个事业一定需要强大的资金的注入来支持,我知道在今年的4月16号,强森社区医疗宣布完成了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那么,B轮融资的成功对于强森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何海洋:我觉得应该是我们有了更多的弹药,然后可以更好的坚定的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开出更多的连锁店来,让越来越多的社区,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这种便捷的医疗,我觉得这个规模会让我们加快速度的布局,从布局上升。

而且我们这轮融资也是中国比较知名的风险投资,一个是联想控股的君联资本,一个是上海的启明创投,包括我们北京还有德辉资本对我们进行联合投资,他们也看到政策导向明确,人口结构的变化,比方老人增多、小孩增多,医疗的消费升级,人们现在对这个消费东西越来越讲究了,那种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传统场景也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使得“基层医疗”爆发的外部因素应该说已经具备了,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应该是在这个阶段重要的一个消费入口,所以很多投资看好,当然我自己也看好。我们现在确实也按照这样的步伐继续坚定,布局更多的诊所。

中国网:那对“五大创新的医疗”咱们拿出来一个来讲一下吧。“15分钟便诊生活圈”刚刚您有介绍到说,那么“15分钟便捷生活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医疗模式?

何海洋:其实我们这个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我们怎么样跟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实行错位发展。

中国网:怎么个错位发展?

何海洋:传统的社区服务中心,他们都是在城市的老区,城市的核心区,以城市的街道办、居委会、城中村为中心的人群服务,其实社会力量办医,跟国家办医,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互为补充的,国家办医应该是满足到普遍老百姓的,它保基本的,我们的办医应该是去创造一个多样的、多层次的服务满足那些有更高需求的人群,所以其实强森定位就是“三好医疗”,我们主要是针对“好社区,为好家庭提供好医疗”。

“三好医疗”在哪儿呢?其实一个城市的开发区、功能拓展区、生态区这样的一个新区的发展很多都是空白区,都是未来的中产家庭,所以我们跟它的发展是错位的。就是哪里薄弱,哪里需要。

中国网:我们去填补。

何海洋:我们就在哪里去做,更多是填补,跟它是错位的。如果在传统老区我们也是不去的,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跟它是个错位发展。要形成这个“15分钟便诊圈”我们理解很简单,我们现在的合作更多的是跟知名的开发商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医疗配套,比方说,万科、中海、华远、华润、保利,这些全国大开发商每个城市都有几十个盘子,都是一些优质的楼盘,而它们的位置都在城市的新区或者开发区,边缘区,我们的老百姓到这里居住,医疗、教育、购物这三个应该成为房地产最重要的配套。

中国网:对。最核心的生活圈。

何海洋:我们过去买房子看,看什么?看地段,位置好,地段好,我们就会买它们。其实现在人们已经打破了观念,我们看房子可能地段已经不是第一位的,我们看什么?我们看品牌,开发商品牌,我们要看它的配套服务,我们要看它的物业,它看重什么呢?就是看重这些。

生活配套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买菜,一些居家用品,这边有没有很多的超市,像华润万家,全家搬到这边,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有没有学校配套,甚至我看个病周边有没有好的医院,这个成为人们选择的重点。所以我们是想,实际上是地产加医疗配套的一个模式,形成这样一个圈子,围绕这个步行15分钟,一公里路的这样一个核心鉴定的模式。

中国网:其实刚刚我记得您已经介绍过说,现在目前为止强森公司已经成功打造了20多家的社区医疗连锁机构了。并且同时进驻了成都的市场,解决了像您说的居民的“最后一公里”的看病难的问题。毕竟咱们中国的人数太多,省份也很多,只有20家,虽然这个数量听起来不少了,但是对比中国整个人口基数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人们在看病的时候也会有一个担忧就是说,我们社区的医疗跟我去大医院的医疗是否是一样的,还是说跟它会有差别,他看病的时候会有这个疑虑,如何打消他们这种疑虑?

何海洋:其实我们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个开发商来展开的,特别是好的开发商展开的。我觉得打消疑虑很简单,就是你所建的诊所很规范,你的环境很优秀,你的服务让他感受到差异化,就是很独特,到我这儿来感觉很温暖。

我举个点,我们诊所,你进到我们诊所来,我们处处都有消毒洗手液,大医院你可能是很难找得到的,比方你到我们这儿,老年人要打个针、输个液,夏天像空乘的头等舱一样,我们有毛毯而且是消毒的,我们环境你闻不到消毒液的味道,你可能感受到是种清新的,很自然的家的温暖,它完全把冰冷的东西变成家的一样的文化来做。所以我觉得这种信任应该是需要从这个地方来构建的。

中国网:您刚刚说的是环境和服务,除了这个环境和服务是作为消费者,作为就医者他所看重的之外。另外一个他更加看重的其实是说这个社区医疗医生的水平。咱们优质的医疗水平如何配置到咱们社区里面?

何海洋:我们现在也是吸引了很多三甲或者二甲医院,综合医院的医生的,因为国家“分级诊疗”这个制度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国家鼓励大医院、好医院的优秀医生到基层去坐诊,符合国家法律,就是促进人才的有效流动。

因为医生是一个社会化的人,他不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医疗机构的一个私有财产,我们过去很多年医生是在,比方说,在协和医院干,你要出去跟别人看病,你叫“走穴”,现在国家鼓励你,而且鼓励好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去。

而且我们很多医生就可能住在这个社区,我们现在很多医生可能就是来自这些医院,他比方说,快退休了或者即将退休的,直接不干了,他愿意到这儿,因为我就住在社区,我出门就能服务,而且我跟社区居民成为邻里,还是很多医生愿意来。当然民营资本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能够付出阳光的,他们想要的回报。

中国网:20家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远远不够,未来会不会有增加这个数量呢?

何海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在全中国建1000家的优质的医疗机构。

中国网:1000家?

何海洋:对。而且我们打算包括我们这些医疗机构放在中西部,但是1000家很难满足中国很多人的这种需求,所以我们也呼吁,有更多像强森这样的企业都进入到这个行业来,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可能老百姓会获得更多。我们也在想如果要一家一家去建的话,对我们说需要大量的资金。

中国网:精力和时间都要有。

何海洋:我们就要想怎么样利用强森可能这100家、1000家的经验和模式运营的特点形成独特的东西,然后把它固化起来,把它动作化,形成一个IT手段,我们把这个东西开放给更多的人去做。做一个互联互通的平台化的东西,让更多人利用你的这种东西做好诊所,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网:您刚刚说到这个,我想问的您说的这个模式是咱们强森自主开发的一个叫SAAS化医助的云管家系统,就是您刚刚说的。

何海洋:是这样的。

中国网:这个具体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何海洋:其实我们再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样更快速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一个服务,你就需要你调动社会力量,但凭一个企业一点一家去做的话,你很难提供一个非常大的规模效应。所以我们在想把我们这个经验用IT的手段实现互联互通我们给你一个云的平台,对那些想开诊所的人,或者已经开了诊所的人怎么利用IT手段给你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然后扩大宣传,增加的客户的粘性度,甚至给你带来更多的新客户,这是SAAS化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了想我们把云端和终端结合起来怎么用IT手段去串连那些成千上万的诊所,把它串起来做,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所以如果把这个东西一但形成了我们就会把它开放给那些成千上万的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有几十万家,全部免费开放给他们。如果他们都是使用我们这样的工具的话,我们在我们的工具里面我们提供的很多有用的东西,比方说,帮助你做会员管理,帮助你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也有电子病历,它是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提供一个标准的临床的诊疗化的路径,而且我们在这个系统也引入了美国的梅奥诊所的临床知识库,我们把它叫做“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系统”,在我们的系统里边就会减低对医生的依赖度,让看病更精准,判断更准确,给药更精准,我们会提供很多这样的一个对医生的推动。

同时我们希望利用云端,把云药、云医、云诊断、云保险、云服务结成起来,这样的话,无论你是在强森看病还是我们的客户到某某诊所看病,你得到的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它是一个标准化的临床诊病。

何海洋:中国的现在的医生在不同的场景下,同样的人群、同样的疾病,让不同的医生会开出不同的处方,这是巨大的问题。

中国网:没错。

何海洋:所以我们在想把做一个平台,做一个标准然后还把做成一个免费的互联互通的,我们不光是自己使用,我们一定要把它做成免费,让更多人使用起来,然后你家来开诊所,我在云端可以跟踪远程问诊,你甚至增加一个心电图,需要一个医生就行了,你检查完了,实时就发到我的后端,我有个心电医生中心,我就给你看心电图,就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更好提供医疗服务。

中国网:听您介绍说咱们SAAS化的云服务平台更多的是针对企业和医疗机构,不是针对每一个医疗患者的。

何海洋:是。

中国网:它是管一个企业管理式的云服务平台。

何海洋: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是针对这些企业,让他们学会用一些手段提高效率,改善流程。然后我们下一步会推动关于B端向C端的一些服务型产品。

中国网:您指的是B端和C端我们怎么去理解它?

何海洋:B端就是指的是企业端,就是指的是供给端。C端指的是消费端,未来我们会给你做消费端和B端串连。

中国网:目前我们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相应也给予积极的创业者,给予了很多政府的帮扶政策。您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佼佼者给新的创业者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建议呢?

何海洋:好的经验和建议,我觉得中国的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号召下,应该说国家开放了很多条件,创造了很多机会,我觉得中国的机会很多的,特别是那种信息不对称,很多行业还是比较传统、落后,怎么样利用新的手段去改造一些传统行业,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这里需要每一个有创业者需要有足够的这种洞察力,足够的胆识和决心,我是觉得需要勇气和坚持就可以做好一些事情。

中国网:创业虽然国家在不断的帮扶,并且很多创业者也加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军里面,毕竟创业的环境,它还有一些不可抗的一些外力的因素会有一些困难,一些干扰,您觉得在这方面希望政府还给予怎样的帮助?

何海洋:继续开放。

中国网:继续开放?

何海洋:对,继续开放。破除所有创业者道路的一些机制体制困境,让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不会受到这种干扰。其实在中国创业是很难的,你会面对很多政府的条条框框,如果把这一条都搬掉,创业者专注只是说怎么样去做一件有价值事情的,在中国的创业可能50%、60%时间要集中处理政府关系。

中国网:更多的精力在处理。

何海洋:我觉得这个还要进一步开放,破除这种体制机制。

中国网:咱们再回到中国就医难的问题上,您可否有几个字或者一句话来分析如何解决中国的就医难的问题。

何海洋:我觉得五个方面吧。第一个就是全面开放。不断的创造这种创业的氛围,不断的把那些过去设置的门槛,把它打开让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都进入到这个行业竞相迸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还要进一步破除那些体制机制上的不顺,那些障碍,特别是中国在工商办手续有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做医疗都很清楚,我们“一店一照”每一个地方都要办一个营业执照,像连锁医疗集团能不能实行总部的一个执照就能解决,我们同样的一个管辖体系完全能解决。如果你创造太多的门槛的话,就会减缓创业的速度,给创业者带来一些消极的因素,不利于人的创业的激情的释放,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二点,还要继续深化改革。

第三点就是人才培养。在就医难这个问题上其实中国未来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国家应该大量的提供鼓励这种培养这种全科医生的队伍,让全科医生成为我们的一个重点。

第四点就是我们讲叫做行政效能。应该说很多好的政策,可是我们在下面做的时候在落地上是比较困难的,中央政策非常好,但是到了基层,特别是到了县区一级的主管部门,因为限制的行政效能审批都放在区县一级,像我们的卫生机构都在朝阳区、长安区,都在每一个城市的区级去了,在这一层还很传统,依然还有很多门槛和障碍啊,依然很多。

以强森为例,我们可能有60%、70%时间都在跑这件事情,还很多。完全是国家说了东西下边连精神对没传达到,就更别说行动方案,所以我们就在行政问责,行政效能上怎么样快速的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力,提高行政效力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第四个抓手。

第五点就是创造更好的环境,平等对待,不要姓公的,我们就是姓公的对待,姓私的,那就是私生子或者私儿子,应该也要平等对待,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我觉得就这五个方面。

中国网:这是您对就医难的一个理解。公司未来,您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其实发展到现在我听您介绍融到了B轮的融资,然后已经有成功20家的社区都落地,未来会有给它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何海洋:我们就希望是在这个道路上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坚定的围绕我们自己设定的道路、理念,根植社区、服务家庭进行到底,一步一步去建立自己的中国首个的家庭责任的医疗组织,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中国网:好的感谢何总。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只有拥有健康才能实现我们五彩缤纷的梦想。以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基层医疗的守门人打破传统的围墙,正在用实际行动构建医疗的新生态,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的祝愿陕西强森社区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越来越顺利,也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责任编辑: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编发[1996]15号)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其工作任务是: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相关调研、培训与咨询业务。
    编辑部
    策划部
    宣传部
    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