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声明公告

专家谈孝:"邻里中国""行进中的中国"需要孝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邻里中国”、“行进中的中国”需要孝文化

  “孝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银发中国”需要孝文化。孝有助于解决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养老问题。2013年,中国的老年人己愈2亿,面对当下社会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贫困老人数量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如何使人们“老有所养”,成为一个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实践证明,在中国逐步实现养老社会化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发扬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倡导孝亲敬老,可以更好地解决家庭养老问题,对于社会化养老也是有力的推动。对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建构养老保障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固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但与此同时,也必须弘扬孝道,文化养老,发挥孝文化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作用。养老,绝不只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精神慰藉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重视孝文化的导向作用,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求的全面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第二,“少年中国”需要孝文化。时下,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教育是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而其中突出一点是怎样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点孝文化也大有裨益。 “孝为仁之本”、“德之本”,它是一切道德精神的源头和根本,“爱人”之仁,是从“孝亲”之爱中升华出来的。

  一个“教”字,从“孝”从“文”。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几千年来,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多是以孝为切入点,发蒙开篇便是“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这种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我们要对青少年加强孝文化教育,这对于“少年之中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第三,“邻里中国”需要孝文化。所谓的“邻里中国”,这里指家庭关系之外的各种社会关系。这在孝道文化中同样可以找寻答案。孝,博爱之始。从孝道的“事亲尊亲”推衍开来,能培养人们博爱的人性。孔子讲过:“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进而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更有精辟记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更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由此营造一个“和谐中国”。

  说到邻里关系,和谐邻里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现在城市越来越拥挤,但人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邻里冷漠已成为当下的社会病。缺乏信任与爱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办?要用“孝悌”精神来教育匡正。孝悌将亲戚血缘关系推及至邻里乃至社会,从父子之亲、夫妇之爱、兄弟之情、邻里之谊渐次推及,形成了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为人们处理血缘关系,乃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提供规范。所以我们要以孝文化的和谐理念为指导,更多地在生活中交流互动,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给社会生活增加亲切感,为人际关系增加温度,营造和谐信任、守望相助的“邻里中国”。

第四,“行进中的中国”需要孝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行进的中国,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兼容并蓄,继承创新。对于孝文化,首先要客观公正,予以尊重。现在习总书记提倡要实现 “中国梦”,我们认为,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这其中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中华孝道的复兴。像孝道中的仁爱本性,责任义务,感恩道义,和顺意识和爱国情怀,就属于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孝作为人伦之本,百善之先,对今日之中国要发挥文化担当。其次要批判继承,大胆创新。孝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不妨碍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加以批判扬弃。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再次要弘扬、培育,与时俱进。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对于这样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须坚持辩证法与唯物论,渗入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赋予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将孝文化这一传统优秀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做出新贡献。

 

(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肖波)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编发[1996]15号)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其工作任务是: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相关调研、培训与咨询业务。
    编辑部
    策划部
    宣传部
    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