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探索多元养老新模式 实现就地医养
发布时间:2017-11-23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从泉州市老龄办了解到,作为福建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16年年底,泉州全市共有老年人口98.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3.30%。
人口老龄化日趋强化的大背景下,泉州如何应对?近年来,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系列问题,泉州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社区(村)化:实现就地医养
“吃是免费的,住是免费的,还可以看书、用电脑,有医生来定期检查身体,生活很舒适,我和老伴都住在这。”在晋江市磁灶大埔敬老院,今年76岁的吴家盾正在用电脑看军事新闻,乐呵呵地跟大家介绍,他原来不懂电脑,来到养老院后,志愿者把他教会了。
2009年,大埔村自筹资金1200余万元开始规划建设敬老院,2012年重阳节建成投用并成立基金会,全村满70周岁的男性村民和65周岁的女性村民都可免费入住,目前已经入住200余名老人。敬老院共五层楼,一楼设有村史馆、书屋、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二楼设有医疗室和老人居室,三楼以上都是老人居室。
记者来到二楼的中医康复理疗室,82岁的吴声勤正在这做拔罐。吴声勤说,再过些天,他在敬老院就住满5年了,住在这里特别开心。
77岁的王阿婆和81岁的老伴一起住在敬老院,她拿出全家福给记者看:“我有四个女儿和三个儿子,还有很多孙子,他们经常来看我,住在这里挺好的。”
据了解,敬老院采取“三餐清”,保证老人每顿都吃到新鲜的食物,并且在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传统节日给老人准备营养餐。敬老院聘请十余名家政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保洁,同时还和镇医院合作,每周固定请医生前来为老人体检、开药。每位入住的老人都有健康档案,现在敬老院内还设立了爱心小屋,可以对老人心血管功能进行检测。
晋江龙湖镇尚善养老院主要面向无自理能力和老年痴呆症、瘫痪患者等老年人群体提供护理养老服务。安溪明爱福利养老院根据入住老人的状况,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等三个级别分区护理,结合老人的不同习性来服务……在如今的泉州,这样就近的社区和村居养老机构正在遍地开花。
早在2012年年底,泉州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13年起,泉州市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连续五年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五年来一共投入4200万元。截至2016年年底,泉州全市共建立41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泉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优先保障因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外迁,身边无人照顾的留守、独居和散居的老人,并逐步向其他老人扩展。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本村及辐射村村民,均可进入当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活动。
政府购买服务:“沉下去”主动上门
丁栋梁今年68岁,住在晋江陈埭镇花厅口村,他半身瘫痪,儿子出车祸丧失劳动力,孙子患有自闭症,只有老伴一人能接点针线活补贴家用,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
“家里只有妻子可以照顾我。她年纪大了,现在给我翻身、按摩很吃力。去年下半年政府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护理员小谢每周来我家一次,服务2小时。”丁栋梁说。
翻身、按摩、聊天、剪指甲,护理员谢克历熟练地为丁栋梁服务着。谢克历今年46岁,入护理员行业已有两年。“我妻子先入行,后来我被她说服,也成了一名护理员。太多老人需要帮助了,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给他们提供服务,我挺高兴。”
丁栋梁得到的服务并非个例。家住泉州市鲤城区的蔡老伯今年70岁,是一名独居老人,由于中风他腿脚有些不便。今年年初,他在客厅睡觉,不慎摔倒在地,怎么也无法爬起来,他拿出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派发的“一键通”老人专用手机,按了“SOS”键,拨通电话求助。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华珍利用公司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查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赶到老人家里进行了救助。
2014年起,泉州市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着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2014年10月,泉州市成立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并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救援、定期访问、手机通话、实体援助等多方面的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
政府投入是有限的,为此,2013年以来,泉州市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中,鼓励各界以冠名捐资、建立老人爱心基金会等方式支持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对捐款达到一定金额的,政府将予以颁发牌匾及爱心证书。
责任编辑:admin